中國科學院近日公布了該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制”專項組的較新研究結果,研究認為,較近的強霧霾事件,是異常天氣形勢造成中東部大氣穩定、人為污染排放、浮塵和豐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
研究認為,人類污染物排放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內因,可以說是“主謀”。專項組成員、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員陳良富說,空氣污染物中的可溶性成分遇到浮塵礦物質凝結核后會迅速包裹,形成混合顆粒,再遇到較大的空氣相對濕度后,就會很快發生吸濕增長,顆粒的粒徑增長2倍至3倍,消光系數增加8倍至9倍,也就是能見度下降為原來的八分之一至九分之一。通俗地講,空氣中原本存在的較小顆粒的污染物遭遇水汽后變成人們肉眼可見的大顆粒物,隨即發生灰霾事件。
專項組“大氣灰霾溯源”項目負責人、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王躍思說,本次席卷中國中東部地區的強霾污染物化學組成,是英國倫敦1952年煙霧事件和上世紀40-50年代開始的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污染物的混合體,并疊加了中國特色的沙塵氣溶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在該污染事件中,共有800余人喪生。美國政府在后來的調查中稱,石油揮發物(碳氫化合物)和二氧化氮,在強烈的陽光紫外線照射下,會產生一種有刺激性的有機化合物,這個過程被稱為光化學反應,其產物就是含劇毒的光化學煙霧。
孚沐中國積極關注環保事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斷改進產品的設計和管理,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積極推行“綠色計劃”。并為此專門成立了“綠色委員會”,以推行綠色環保理念。